2月6日,改革創新勇爭先——全市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委會議精神,按照“走在前、勇爭先”總定位,凝聚發展的共識,動員全市上下扛牢使命、干字當頭、奮勇爭先,開啟接續奮斗的新征程。濟寧市副市長、曲阜市委書記李麗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崔加清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險峰,市政協主席董洪波,市委副書記王慶明等市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陵城鎮、經濟開發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和東宏管業、天博智能科技、華億鋼機、良友食品、尼山文旅、山東裕隆礦業集團六家企業負責人作了現場發言。
王慶明宣讀了《曲阜市人民政府關于聘任招商大使的決定》;李麗為招商大使代表頒發聘書;招商大使代表,深圳市山東濟寧商會會長、愛華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張慶闊作了交流發言。
李麗在講話中指出,2024年,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錨定“走在前、開新局”,連續兩年取得綜合績效考核“一等”位次,實現了“走在濟寧第一方陣”的目標,干出了穩健向好、進中提質的好局面。2025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落實好省市委“走在前、勇爭先”的使命和要求,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提高工作站位,樹牢“一盤棋”思想,堅持改革創新、穩中求進,以高點高位謀劃工作新局,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凝心聚力助推跨越趕超,加速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共同譜寫拼搏奮進的新篇章!
李麗指出,我們要堅定發展的信心。信心來自于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強力加持,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超長期國債、政府專項債項目陸續投資,為地方加速發展提供支撐。信心來自于一系列重大機遇的持續疊加,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縱深推進,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建設,濟寧市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進都市區一體化等系列戰略舉措,必將為加快發展賦能助力。信心來自于不斷夯實的發展基礎。近年來,全市大力實施改革創新,穩步推進“六大戰略”“八大攻堅”,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走在濟寧第一方陣”的目標,特別是凝聚形成了“高鐵會戰精神、尼山會戰精神、蓼河精神、村村到精神”等曲阜“精神譜系”,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了強大精神動力。
李麗強調,要增強發展的干勁,錨定“綜合實力走在濟寧第一方陣”目標,加快實施“百億產業、百億園區、百億強企”三百工程,分解好年度目標任務,實現“五個倍增”,努力干出“走在前、勇爭先”的作為。一要加力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把任務逐項分解到產業、落實到項目、量化到企業,堅定不移實施產業鏈培優行動、龍頭企業領航行動、工業技改提質行動、新興產業培育行動、科技創新提升行動和數實融合賦能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強現代化產業新優勢。二要加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實施服務業攀登進階“三年行動”,加快高品質生活服務業、高端化生產性服務業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三要加力提升外貿規模,立足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培育壯大外貿主體、促進外貿穩增長,全力擴大對外合作。四要加力推進文化“兩創”,堅定扛牢新時代文化使命,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加快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深入踐行“兩個結合”,在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上實現更大提升。五要加力推動招商引資,聚焦世界500強、跨國公司、重點央企民企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招商區域,綜合應用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開發區招商、商協會招商等形式,加快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六要加力深化改革創新,扭住全面深化改革不放松,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激活力,用改革破難題,結合曲阜實際,分領域分部門細化、落實好各項改革舉措,為實現曲阜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七要加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企業訴求閉環解決機制、強化惠企政策落實機制、強化涉企執法服務規范機制、強化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強化企業家榮譽激勵機制,努力營造親清政商關系,為實現曲阜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八要加力增進民生福祉,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加強惠民政策落實,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李麗強調,要倍增發展的合力,努力干出“走在前、勇爭先”的格局。開啟聚力攻堅的新航程,全市上下要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豪情,急起直追去“拼”、不留后路去“搏”、層層傳遞去“壓”、有膽有識去“爭”,緊盯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雙過半”、三季度“超時序”、四季度“走在前”的節奏,努力開創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社會敢首創的生動局面,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曲阜實踐新篇章!
崔加清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各企業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本次會議精神上來,提高政治站位、緊盯目標迅速行動,聚焦高質量發展、全力攻堅奮力突破,主動擔當作為、狠抓任務貫徹落實,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奮斗姿態,高效落實推進各項工作,全力實現新年“開門紅”“開門穩”,努力在高質量發展大局中走在前、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