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家里絞肉機壞了,做起飯來不方便,我來換個新的絞肉機!”村民張秀云來到曲阜市防山鎮齊李村“儒鄉幸福超市”,用積分兌換生活物品。這里流通的“幸福幣”,正悄然改變著村莊的面貌,也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治理的創新故事。
2022年,齊李村推出“幸福幣”誠信積分管理制度,為每位村民發放200個基礎“幸福幣”,通過志愿服務、文明行為等113項指標動態增減積分,村民可在“幸福超市”兌換商品。貨架上的孔府印閣印章、楷雕工藝品等特色商品,不僅滿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更承載著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與智慧。
村民陳書平一邊整理剛兌換的抽紙和洗衣液,一邊算起“幸福賬”:“我代表村里參加鎮上的廣場舞比賽、打掃衛生,攢了400多個‘幸福幣’。攢‘幸福幣’可比省錢更有成就感!現在大家比著積分干活,誰也不想落后!”
制度實施初期,不少村民持觀望態度,但年底積分公示時,最高分與倒扣分形成鮮明對比,面子“掛不住”的村民們紛紛加入行動。如今,齊李村每月志愿活動報名火爆,寒暑假期間大學生主動擔任圖書館志愿者,村民爭相參與文明宣講,比學趕超的氛圍日益濃厚。
為深化積分管理,2023年齊李村結合《曲阜市農村居民信用管理辦法》,推出“家庭信用名片”。每戶的信用等級通過二維碼公開可查,涵蓋志愿服務、社會公益、村居管理等方面?!皰咭粧呔湍芸吹秸l家信用好,大家自然更重視自己的行為。”村民吳景菊說。作為幼兒教師,她利用假期在“幸福食堂”照顧老人,既賺積分又為孩子樹榜樣。
這種“信用+治理”模式,讓鄉村管理從“干部干、群眾看”轉向“干群共治”,激發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村里環境整治、文化活動、移風易俗等事務,村民主動參與率超90%。
“未來我們計劃引入數字平臺,實現‘幸福幣’實時查詢和智能管理?!贝妩h支部書記牛中興說。
齊李村的積分制實踐是曲阜市創新基層治理的縮影。曲阜市將信用體系嵌入網格化管理,以黨建引領打造“儒鄉幸福超市”,通過“幸福幣”兌換激發村民內生動力。目前,曲阜市已建成49家“幸福超市”,覆蓋全部12個鎮街,惠及數萬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