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來源】《中國孔府菜譜》。
【主要原料】主料:水發魚翅(肉翅)500克,豬肺1個(帶心)約1500克。調(配)料:高湯1500克,奶湯750克,料酒75克,精鹽3克,蔥段10克,姜片15克,花椒10余粒。
【制作方法】將新鮮完整的豬肺(帶心),用清水從氣管灌入,使其膨脹,把水倒出,這樣反復幾次,直到把肺灌成白色為止。將肺葉劃破洗凈,割去豬心、氣管、食管,用開水汆過洗凈控水,用紗布包好。用紗布將魚翅包好,放入開水鍋內一汆,洗凈,控凈水分。將炒勺置火眼上,加入高湯,將肺包放入,依次加入蔥、姜、花椒、料酒(50克)、精鹽(1克),慢火煮約一小時,將魚翅包投入鍋內煮約5分鐘,同時取出,去掉紗布。涼后將肺改成滾刀塊,放進原湯內再一汆,撈出放入缽?內,再將魚翅放在肺的上面。
湯勺置火眼上,加入奶湯及余下的料酒、精鹽,煮開后打去浮沫,沖入缽?內即成。
【保健作用】菜中的主料豬肺是豬的呼吸器官,為藥食兩用之品。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歸肺經。有補肺、療虛、止咳、止血的功效?!侗静輬D經》認為“豬肺,補肺”。
《本草綱目》記載其“療肺虛咳嗽、嗽血”?!峨S息居飲食譜》記載其“甘平,補肺,止虛嗽。
治肺痿、咯血、上消諸癥”。豬肺是肺腎氣虛、腎不納氣導致的咳嗽、憋喘、咯血、久咳不止、吐白痰、心悸乏力、活動后加重者的食療佳品,也是配制補肺食療藥膳的主料。
現代研究認為,豬肺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具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適宜于氣血虛損、身體瘦弱導致的久咳、肺不張、肺結核、肺痿咯血者食用。豬肺對止血極有效,很多藥劑都是用動物肺臟制成。此外,通過現代生化技術提取得到的豬肺表面活性物質,其化學本質是磷脂蛋白復合物,該物質對維持正常肺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防止肺不張和肺水腫等許多重要功能,充分證明了中醫以臟補臟(以肺補肺)的食療理論。
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均表明,從豬肺灌洗液中可制取肺表面活性物質,這種活性物質不僅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有顯著療效,而且對機體有防御保護作用。
菜中的主料魚翅為鯊魚的魚鰭部分。其詳細養生保健作用見“蟹黃扒魚翅”菜品中。
菜中的調料高湯,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常用配湯,其詳細養生保健作用及制作方法見“什錦燕菜”菜品中。
菜中的調料奶湯為高湯的一種。烹飪菜肴常用的高湯一般分為毛湯、奶湯、清湯三大類。奶湯一般選用雞、鴨、豬骨、豬蹄、豬肘、豬肚等容易讓湯色泛白(脂酸)的原料熬制而成。具體做法是:將豬肚揉洗幾次,焯水,再刮洗干凈;豬肘刮洗干凈;雞、鴨、棒骨清洗干凈,一同放入沸水鍋內焯水,除去血腥味,撈出沖洗干凈,放入大鋁鍋中,加清水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加姜(拍破)、蔥(挽結)、料酒,加蓋長時間用旺火熬至湯汁呈乳白色、味鮮美,即成奶湯。奶湯色白如奶,鮮香味濃,多用于高級奶湯菜肴的制作,如奶湯素燴、奶湯魚肚、奶湯鮑魚、白汁菜心等。
調料中的花椒為藥食兩用食材,既廣泛應用于多種菜肴的制作,又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花椒味辛、性熱,歸脾、胃經;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虛寒、食欲減退、或脘腹冷痛、嘔吐、風寒濕痹、齒痛等癥。
總之,此菜以魚翅與豬肺搭配,配以奶湯烹飪,使菜品色澤乳白,綿軟滑潤,奶湯鮮香味厚,營養價值較高,是孔府酒席大件菜之一,也是補益肺腎的養生保健佳品。
【注意事項】
豬肺不宜與飴糖、吳茱萸等同食。表面有出血斑點、結節、水腫等病變的肺不能食用。豬肺較難清洗,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①通過大氣管往里面注水,然后用手抓肺葉把水擠出來,如此反復多次,直至干凈。
②在鍋里燒水,燒開后把肺葉放進去,大氣管伸在外面,豬肺受熱收縮,會自己把里面的臟東西從氣管里吐出來。
③將豬肺管套在水龍頭上,充滿水后再倒出,反復幾次便可沖洗干凈,最后把它倒入鍋中燒開浸出肺管內的殘物,再洗一遍,另換水煮至酥爛即可。
供稿:孔凡吉 朱傳偉 彭文瑜 郭姝君 張彥玲
審核:王永良 張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