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濟寧市深入貫徹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通過系統化改革構建“全鏈條、多元化、數字化”爭議化解體系,全年受理行政復議案件3902件,同比增長61.44%,93.6%的行政爭議在復議階段實現“案結事了”,行政爭議化解主渠道效應日益顯現,群眾滿意度持續攀升。
夯實基層基礎暢通行政復議“主渠道”
擴大宣傳入民心,通過組織復議開放日、“入園區進企業”等活動,召開行政復議法貫徹實施一周年新聞發布會,發布復議工作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例等,有效提升了行政復議的影響力和知曉率。建強機構解民憂,建成運行12個復議服務中心,156個鎮街復議聯絡站,充實32名工作人員,打通復議為民的“最后一公里”。數字賦能惠民生,全力打造“云復議”平臺,實現申請、調解、文書送達全流程線上辦理,累計受理案件1337件,電子送達法律文書1200余份,入選全省“無證明”創新場景清單。健全體制機制
注入實質性化解爭議“強心劑”
深化調解和解機制,擦亮“和為貴”調解品牌,構建受理前調解、審理中和解、履行后回訪的“全流程調解”機制,全年受理前調解和解386件,調解和解方式結案797件,占審結數的24.69%,典型案例獲司法部推薦。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搭建由市縣兩級司法局、政府工作部門共同參與的“兩級多元”類案審理協作機制,開展6期類案研討培訓,倒逼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履行監督機制,對近三年的行政復議文書逐案跟蹤履行,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108份,實現“糾錯一案、規范一片”,1篇復議決定書獲評全國法律文書二等獎。優化營商環境
跑出護企發展“加速度”
打通復議助企綠色通道,印發《濟寧市行政復議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建立涉企案件“容缺受理”機制,綜合運用聽證質證、現場查勘、專家論證等形式審理案件,去年以來共受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263件,行政復議助企紓困效果更加突出。提升涉企案件審理質效,組織召開涉企行政復議案件聽證審理觀摩會,印發《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審理辦法》,規范涉企案件的審理流程和標準,涉企行政爭議平均審限縮短至39天,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強化涉企監督問效,聘任12名涉企行政復議監督員,制發16份涉企行政復議意見書,建立企業申請監督和復議機關內部監督“雙向通道”,積極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完善工作舉措
提升行政應訴“新質效”
加強行政應訴規范化建設,創新實行“233”工作模式,通過兩本臺賬、三項機制、三類規范,實現行政應訴全流程標準化管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4年保持100%。深化府院協作聯動,建立行政審判和行政應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開展同堂培訓、同類案件標準統一等協作,組織各類旁聽庭審活動160余場次,2024年行政訴訟案件量同比下降18%,行政爭議化解效率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