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交替之際,氣溫忽冷忽熱,變化頻繁,應激下,影響動物安全生產;同時,根據天氣預報,我省在春節期間可能出現寒潮天氣,局部出現降雪,為有效應對天氣變化,保障動物健康,提高經濟效益,提出以下“四個安全”疫病防控指導意見,供各養殖場(戶)參考。
一、加強生產安全
各養殖場(戶)應密切關注氣候變化,特別是春節期間,檢查場內防寒保暖設施設備和飼料、藥品的儲備等,預防突變天氣造成動物群體應激,預防因大雨雪天氣導致飼料、藥品供應不足,影響生產。密切關注采暖設備使用安全以及水、火、電、氣安全,加強人員培訓和安全檢查及評估,及時排除風險因素。對欄舍、圍墻、糞污處理場及水管電線等設施設備進行檢修、維護與更新,做到不漏電、不漏雨、不積水。
二、強化飼養安全
低溫氣候下,注意保溫的同時,應密切關注養殖舍內的溫度、濕度、通風等,減少低溫應激和控制有害氣體濃度。
適當增加飼料原料種類以及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的使用,以更好保證營養均衡。可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電解質等,維持機體平衡,降低應激反應。在此期間,必須注重飼料原料的選擇和加工安全,尤其預防飼料原料中攜帶毛皮動物易感的病原,飼喂的家禽類飼料原料必須選擇從正規屠宰場采購的新鮮原料,堅決杜絕使用病死畜禽、因感染疫?。ㄈ绺咧虏⌒郧萘鞲械龋錃⒌膭游?,對于內臟類及雞頭等副產品建議徹底熟制后使用。
三、保障消毒安全
低溫條件下大多數消毒劑消毒效果會明顯降低。在寒潮雨雪低溫天氣進行消毒時,要科學選擇消毒劑種類,優化消毒程序,確保消毒效果。一是要堅持現配現用;二是必要時使用防凍劑,以防消毒液結冰;三是適當增加消毒劑濃度和消毒時間,充分發揮消毒劑的消毒滅源能力;四是駐場人員作業時,應穿戴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水靴,做好自我防護,出現不良癥狀時及時就醫。
四、嚴控生物安全
低溫寒潮天氣到來,在雨雪、結冰等惡劣天氣情況下,疫病病原更易通過攜帶傳入養殖場,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面臨更大挑戰。
第一,各養殖場(戶)做好養殖一線員工動員工作,嚴格落實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強化消毒滅源工作,做好自身防護和后勤保障工作,降低人流、物流和畜禽的頻繁流動。第二,設置圍欄、圍墻、防護網、擋鼠板等物理屏障并定期做好巡視,嚴防老鼠、野鳥等外來動物進入場區,尤其是越冬野鳥可能攜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病原,會增加毛皮動物接觸感染的風險。第三,做好常規疫苗免疫接種工作,毛皮動物在接種疫苗前至少7天,完成驅蟲工作,確保免疫效果。第四,做好養殖廢棄物和醫療廢棄物處理工作,接種疫苗后的器具及病死、流產或不明原因死亡的動物應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隨意丟棄,以防污染環境和水源。
如遇突發疫情和災害,應及時向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加強冬春季節動物疫病防控指導,督促各養殖場(戶)做好災情預防工作。
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山東省人畜共患病流調監測中心)
202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