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菜是孔子的嫡系后裔及歷代“衍圣公”在接待皇帝,向皇帝、皇太后進貢、歡宴欽差大臣、達官貴戚和舉行喜宴、壽宴及日常生活的家宴中,遵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主張,由孔府歷代名廚精心創制而成,是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典型官府菜,為孔子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為挖掘整理孔府菜,探討孔府菜的營養價值和養生保健作用,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素質,由曲阜市衛生健康局、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曲阜市中醫院、曲阜市孔府菜研究會聯合編著的《孔府菜與養生保健》一書,日前由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發行,可喜可賀。
本書的編纂受到了各參編單位的高度重視,編纂隊伍龐大,技術力量雄厚。曲阜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張建、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孔凡波擔任編委會主任,張建、王曉倩、蘭玉杰、朱正陽擔任主編,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朱傳偉主任醫師,曲阜市老科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預防醫學主任醫師孔凡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孔府菜烹飪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彭文瑜先生擔任執行主編。解放軍301醫院營養科研究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顧問、中央軍委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趙霖親自為該書作序,山東省美術館孔凡忠主任、孔家印務公司陳詠技師設計了古樸典雅的封面??v觀全書具有以下特色:
通俗易懂,內容豐富。本書對取材容易、制作簡單、適宜推廣應用的197道孔府菜的營養價值及養生保健作用進行分析研究,以科普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給廣大讀者,十分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和使用。書中菜品及食材圖片色彩鮮艷,清晰誘人,形象逼真。文前部分28個精美孔府菜彩圖,形象逼真,色彩誘人;歷代孔府菜大師的傳承隊伍及研究、挖掘、整理孔府菜的圖片為傳承、推廣孔府菜帶來了希望和活力。本書在編纂過程中查閱了《中國孔府菜譜》《孔子孔府養生之道》《中國孔府菜》《孔府菜的傳說》等有關孔府菜的資料,以及《內經講義》《中藥學》《隨息居飲食譜》《食療本草》《藥膳食譜集錦》《孔子養生與儒醫》等中醫書籍,引經據典,精研細究。幾易其稿,歷經5年,方使此書得以面世。
章節分明,論述清晰。全書共分兩章,第一章重點論述了孔子的養生理論、孔府菜的發展史、孔府菜與中醫理論的淵源;第二章分珍品類菜肴、魚蝦類菜肴、雞鴨類菜肴、肉品類菜肴、甜菜類菜肴、素菜類菜肴、時令類菜肴、面點類菜肴八節,對每一道菜品的原料組成、制作方法進行簡單描述,重點描述該菜品的保健作用及注意事項。其章節分明,條理清晰,能使讀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邊學邊用,是宣傳孔府菜,倡導大家推廣食用孔府菜,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的較好讀本。
注重養生保健。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倡導孔子的養生保健觀,并從十個方面對其進行精辟論述。在孔子的養生體系中,重點是道德養生??鬃诱J為“仁者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旨在教育啟迪人們應遵守道德底線,加強道德修養,不損人利己,達到心理平衡,心胸開闊,坦坦蕩蕩,才有益于身體健康長壽??鬃又鲝垺白闶场?、“食無求飽”、“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墩撜Z·鄉黨》中說,“不撤姜食,不多食”??鬃又鲝堬埡蠼佬┥?,中醫認為生姜味辛,能發表散寒,溫中止嘔。食后嚼生姜對老年人胃寒腹脹腹瀉,促進消化十分有益??梢娍鬃咏涍^親自實踐所倡導的嚼生姜養生法,與中醫理論是非常吻合,可以借鑒,不妨一試。其他如適齡養生、性事養生、丹藥養生、精神養生、運動養生、飲食養生、食寢養生、穿著養生、起居養生等養生方法,均為孔子養生理論的至理名言,至今仍被人們所傳頌并沿襲應用,難能可貴。
注重節氣養生。孔府菜遵循春酸、夏苦(爽)、秋辛、冬咸的原則,善于四季調味,注重節氣養生。認為“春喜酸醋提精神,夏喜熗拌汆湯爽,秋喜辣味增加飯,冬喜咸油增加暖。”這與諺語所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絲瓜美人膚,秋季微辣身體健,冬季咸油能抗寒”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在食材顏色的選擇上,孔府菜遵循二十四節氣的自然規律,春季選擇黃綠色、夏季選擇黃綠紅、秋季選擇豐收黃、冬季選用粉白色為主,以達到最大限度的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規律,促進食材對人體的養生保健作用。
注重藥食同源。孔府菜在選材用料上,非常重視藥食同源,做出的菜品,不單味道鮮美,食之可口,又能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如書中介紹山藥,為餐桌上四季人們比較愛食的蔬菜,但又是一味益氣健脾的中藥,脾胃虛弱之人,常食山藥益處多多,值的推薦;韭菜是綠葉蔬菜,具有溫陽益氣作用;用中藥杏仁、輔料豆腐、花生做出的“杏仁豆腐”、“杏仁花生”,不僅是生活中常食的菜品,而且還具有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作用;大蔥既能調味,亦是溫通陽氣、發散風寒的中藥。等等食材,枚不勝舉。
總之,本書始終貫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名言,內容詳實具體,緊扣獨特的“孔府菜對人體養生保健作用”這一主題而撰寫,洋洋46萬余字的皇皇巨著,可想而知,作者付出了多么大的精力和汗水,才使此書得以付梓,值得稱道。與此同時,還可看出作者淵博的知識和文化素養,值得各位讀者欽佩贊美。此書不但是中餐烹飪界的一部新著,也是一部食療養生保健的必讀之書,具有很高的珍藏價值。拜讀此書,有耳目一新之感,讓人愛不釋手。
愿本書的問世,對人們進一步了解孔府菜的制作方法、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推廣食用孔府菜,弘揚孔子飲食養生文化,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素質有所裨益。
(曲阜馬氏中醫世家傳人,曲阜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馬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