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曲阜市委依法治市辦組織實施推進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工作,各承辦單位強化責任意識,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新要求新期待,精心組織推動,各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F推出【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展播】專欄,全面展現法治曲阜建設的新氣象、新變化。
今天推出第一期“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曲阜市司法局發揮傳統文化優勢 助力行政爭議化解——創建“法德潤議”品牌構建糾紛化解和社會治理新格局。
曲阜市司法局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養,感悟民族精神烙印,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與現代法治建設的交融,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源頭上提升維護社會穩定能力與水平。聚焦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著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彰顯行政復議“主渠道”地位,激發建設法治曲阜、平安曲阜的內生動力,構建行政復議參與糾紛化解和社會治理的新格局,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推進措施
(一)聚焦文化“新內涵” 打造行政復議“新標準”
一是溯源禮法,發掘傳統文化嵌合點。踐行“禮之用 和為貴”的觀念,發揮德教與法治互補作用,將法律理念和孔子的“仁義禮智信”五常思想結合,“和”字為基,“穩”字為導,立足復議為民、公平正義,以制度創新、陣地建設為基礎,打造“法德潤議”行政復議品牌。
二是升級陣地,打造“一站式”服務中心。曲阜市建立了濟寧市首個行政復議服務中心,打造數字化、無紙化聽證室,多功能審理庭,心理咨詢室,形成設施齊全、便民高效的“一站式”行政復議服務中心陣地。
三是觸角延伸,建立全覆蓋式網絡體系。關口前移,拓寬渠道,在全市12個鎮街設置行政復議便民聯系點,提供行政復議業務咨詢1500余人次。在全市各個公共法律服務窗口推廣“濟寧云復議”小程序,搭建立體互聯的行政復議申請平臺。
四是深耕理論,推動高層次研學基地建設。積極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推動行政復議法理、實踐與文化的融合,與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掛牌行政復議研學基地一處。聚力夯實行政復議制度創新實施的理論基礎。
(二)鍛造制度“新引擎” 激發行政復議“新動能”
一是提升質效,形成案件繁簡分流制度。建立案件分級處理機制,壓縮辦案時限,提升辦案實效,實現行政復議工作高效推進和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二是優化審理,建立專家學者評審制度。發揮政府法律顧問“智囊團”作用,提高對案件把握的精準度,推動行政機關自我糾錯,讓復議案件經得起事實與法律的考驗。
三是深化監督,落實糾錯案件回訪制度。強化行政復議監督糾錯,綜合運用行政復議意見書和建議書,形成糾錯案件回訪制度,建立回訪研討機制,依法進行錯案追究。(三)善用調解“新思路” 構建行政復議“新格局”
開拓辦案思路,善用調解,嵌入式調解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裁調并重”,多元化解、部門聯動,發揮“和為貴”調解品牌作用,借助儒家文化發源地優勢,將糾紛化解引向疏導段,引入六心工作法,即正容澄心、品茗靜心、學儒潤心、促膝談心、說理明心、攜手同心,為申請人舒緩心緒,化解心結。通過溝通交流和釋法說理,邀請律師、行業專業調解員、心理咨詢師等第三方力量,共同推動行政糾紛的源頭化解工作。
階段成果
“法德潤議”行政復議品牌打造為法治政府注入文化內涵,為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助力。2023年以來,共收到各類行政復議申請367件,審結312件,通過調解和解及綜合糾錯110余件,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率達98.5%,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糾紛化解過程中,確保了裁量權行使的合理性,避免了行政行為評價“機械性”,減少了復議資源占用“情緒性”,讓行政復議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調節器”。
下步計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下一步,曲阜市司法局將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深入踐行復議為民宗旨,秉持能動復議理念,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強化溯源治理,著力做深做實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始終堅持復議為民,在解決群眾實際訴求上下功夫;始終堅持依法履職,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上聚合力;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在鞏固“法德潤議”行政復議品牌上再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