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上半年
濟寧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重點項目現場觀摩評比中
曲阜市綜合得分排名
全市第三
燈火蓼河里文商旅綜合體
德國大陸曲阜汽車電子產業基地
兩個項目入選
“十佳”產業項目
快來看下曲阜此次
參加觀摩的
項目吧
燈火蓼河里文商旅綜合體項目
燈火蓼河里文商旅綜合體項目由深圳光影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與曲阜魯班古建發展投資集團聯合投資建設,項目圍繞“曲阜會客廳·旅游新亮點”定位,沿蓼河5公里核心水域,建設“燈火蓼河古街”“舟游蓼河圣境”兩大板塊和10公里市民休閑步道,通過光影科技賦能數字夜游。其中,“燈火蓼河古街”板塊以“明清古街與新中式風貌”建筑為載體,盤活5萬平米閑置資產,吸引商戶400余家,打造成為集“吃、住、行、游、購、娛、演”于一體的“文商旅綜合體”和“沉浸式古風市集”;“舟游蓼河圣境”板塊借助數字光影媒介,通過4大水幕秀、12個3D光影秀、15個微演藝,展現“一船入圣境、一河越千年”的文化圣境,打造“全國首個紀實情景行浸式文化朝圣夜游”。項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70萬人次,新增旅游收入1.5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
近年來,曲阜突破傳統旅游城市發展理念,對文旅產業進行系統性提升,以“燈火蓼河里”為代表的新興文旅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實現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升級、從“走馬觀花”向“沉浸體驗”升級、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升級等“三個升級”。2023年,全市旅游產業增加值36.3億元,增速11.3%,占GDP比重達到8.2%,排名濟寧市第一。讓產業“強起來”、讓市場“熱起來”、讓產品“優起來”,成為推動曲阜文旅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明故城夜游”火爆出圈,成功打造出“萬仞宮墻光影秀”“百盞花燈賀新春”“鼓樓街燈火夜景”“五馬祠美食商業街”四大夜游板塊,全面叫響了“夜游明故城”品牌,春節期間曲阜接待游客207萬人次、同比增長223%,創下歷史新高,五馬祠街成功入選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尼山圣境精心策劃煙花、光影水秀、無人機表演等夜游項目,積極營造沉浸式旅游新場景,成功獲評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首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和山東省文化創新獎,帶動周邊住宿餐飲蓬勃發展,成功創建魯源省級旅游民宿集聚區??鬃硬┪镳^“同飲黃河水,禮樂奏華章”禮樂文化交流音樂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現場火爆,直播全網觀看2547.4萬人次,被央視頻、人民日報視界等平臺重點推薦。繼研學產業之后,夜游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曲阜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德國大陸曲阜汽車電子產業基地項目
德國大陸集團曲阜汽車電子產業基地是德國大陸集團在全球布局的被動安全傳感器業務生產基地之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項目總投資11億元,項目于2023年2月動工,用時9個月,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主要建設生產車間、研發中心、實驗室、配套輔助設施等。引進世界先進生產設備1500臺(套)。目前生產線鋪設完成53條,主要生產輪速傳感器、凸輪軸/曲軸位置傳感器、電子駐車線束等多種產品,廣泛應用于特斯拉、比亞迪、寶馬、吉利等60多家知名汽車品牌,汽車洗滌系統首次應用于梅賽德斯奔馳,輪速傳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雙芯片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全球領先。項目建成后,可年產輪速傳感器5000萬只、發動機傳感器1000萬只,可新增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6億元,帶動就業430人。
曲阜圍繞汽車產業補鏈強鏈開展招商引資,著力突破百億項目、50億元項目,引進了九識智能、金龍零碳、德國大陸、馨聯動力等一批大項目,加快打造“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今年以來,新簽約九識智能、崇文湖國際生態休閑度假基地等億元以上項目27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4個,30億元以上項目1個。德國大陸等項目竣工投產,投資過50億元的金龍零碳等大項目加快建設,構建起了以天博集團、圣陽電源等龍頭企業為“群主”,陸博汽車電子、馨聯動力等12家企業為骨干,32家上游企業為配套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形成了串珠成鏈、集鏈成群、群聚而飛的良好態勢。
同福高端鋁合金智能制造項目
同福高端鋁合金智能制造項目由山東和順集團與青島泰富集團共同出資建設,總投資5.2億元。主要建設廠房及研發中心,引進德國威格瑪數控雙料鋸、數顯雙頭精密鋸銑機等國際先進設備40臺(套),引進日本三菱CNC加工中心30臺套,產品主要用于航空、高鐵、汽車、儲能等領域的高端零配件,擁有耐磨抗腐、健康環保、循環利用的特點,具備防水、防火、防蛀、環保零甲醛等核心競爭優勢。同時,引進先進智能全鋁家居生產線6條,全自動新型系統節能材料生產線6條,主要產品為智能環保全鋁家居、新型鋁型材深加工制品等,高端智能家居產品填補了國內智能環保全鋁家居產品的空白。項目投產后,可年產高端新型鋁制品新材料40萬套,實現年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2.3億元,帶動就業600人。
曲阜堅持新型工業化“首位戰略”不動搖,聚力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攻堅產業集群。錨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2+3”產業集群培育目標,精心打造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汽車零部件、建筑裝備核心產業鏈條。壯大數字經濟。24家企業入庫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試點企業,2家企業入選山東省數字產業先鋒企業,37家企業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均居全市第1。強化創新驅動。深化與中科院等“中字號”“國字號”大院大所合作,建成國家和省市重大創新平臺62家,高技術投資14.09億元,增速128.8%,位居全市第1。持續放大全國首家“博士小院”優勢,新增1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狠抓項目建設。德國大陸、永利重工、可木家居、山大環保等項目竣工投產,26個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超時序進度。夯實園區支撐。打好“開發區追趕跨越三年行動”攻堅戰,全省考核取得“一等”等次,獲批建設省級生態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