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系列教材(救護師資教程二《心肺復蘇與創傷救護》、《救護員》及授課課件)、《心搏驟停救生技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微信公眾號
氣道異物梗阻一般指某些外入性異物或分泌物堵塞在氣道內,導致空氣無法順暢進入肺部進行換氣通氣,因而影響到正常呼吸,嚴重者數分鐘內即可導致窒息甚至死亡。
嬰兒氣道異物梗阻的現場救護
如果嬰兒表現出輕度的氣道梗阻癥狀,暫時不做現場處理,觀察嬰兒咳嗽情況,密切關注癥狀變化。背部叩擊和胸部沖擊可能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和使氣道梗阻惡化??梢暻闆r送醫檢查治療。
如果嬰兒表現為嚴重的氣道梗阻癥狀,但意識清醒,應當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根據情況采取背部叩擊和胸部沖擊等方法進行施救。
一、背部叩擊法
1、施救者坐位或蹲位,將嬰兒抱起,用一只手保護嬰兒頭頸部,將其頭低腳高放于前臂上。
2、用另一只手固定嬰兒下頜部,使頭輕度后仰,將嬰兒翻轉為俯臥位,使其俯臥在施救者手臂上,頭低于身體。
3、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掌根部在嬰兒兩肩胛骨之間叩擊5次。
4、每次叩擊后檢查氣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滿5次。
二、胸部沖擊法
1、當5次背部叩擊不能解除嬰兒氣道異物梗阻時,立即實施胸部沖擊法。
2、施救者坐位或蹲位,用兩只手及前臂固定嬰兒,將其翻轉為仰臥位,保持嬰兒沿著施救者手臂的方向,頭低腳高順放(或橫放)在大腿上。
3、施救者用一只手的中指和無名指(或食指)并攏,在嬰兒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下方水平垂直向下沖擊按壓,重復5次,深度約為嬰兒胸廓前后徑的1/3。
4、每次沖擊后檢查氣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滿5次,如果梗阻沒有解除,繼續交替進行5次背部叩擊。
★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如嬰兒口腔內有可視異物,施救者可用小指清除。
★氣道內異物被清除后,即使看起來狀態良好的嬰兒,也應該盡快去醫院進行檢查,以確保沒有損傷氣道或其他內臟器官。
★嬰兒一旦意識不清,立即小心地將嬰兒移到一個堅硬的平面上;如果還沒有撥打急救電話,立即呼叫;開放氣道,給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進行心肺復蘇。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嬰兒氣道梗阻現場處理宣傳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