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我辦政務公開工作,不斷提高公開效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切實提升政府公信力,現結合我辦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系列部署,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切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二、主要任務
1.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公開。健全落實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大行政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在決策前要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以及聽證座談、調查研究、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并以適當方式及時公開意見收集匯總情況、采納情況和未予采納的理由等。
2.推進政府會議公開。建立健全利益相關方、公眾、專家、媒體等列席會議制度,增強決策透明性,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積極通過網絡、新媒體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年內邀請相關人員列席部門辦公會議不得少于10次。
3.推進政策執行公開。推進重要政策措施、重點工作任務執行公開,全面公開實施步驟、具體措施、責任分工、工作進展、工作成效、監管方式等信息。
4.推進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對涉及公眾利益、公眾權益、社會關切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建議和提案辦理復文,除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姓名、聯系方式和抄送范圍外,原則上全文公開。對部分涉及面較寬、情況較復雜的建議和提案辦理復文,可采用摘要公開的方式,公開辦理復文的主要內容。
5.推進政務服務公開。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公開工作,通過我辦門戶網站和山東政務服務網對涉及公眾的政務服務事項不斷加以完善,為企事業單位和群眾辦事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滿足社會公眾需求。
6.推進預決算公開。按照省、市級財政部門統一部署,及時向社會公布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包括本單位職責、機構設置、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機關運行經費等情況。除涉密信息外,部門預決算支出應當公開到功能分類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細化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
7.主動做好政策解讀。做好政府或政府辦公室出臺的重要政策的分析解讀,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高的重大政策和措施,應通過參加新聞發布會、媒體通氣會、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解疑釋惑,傳遞權威信息。豐富解讀渠道,通過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等平臺,以及培訓、講座、座談等方式對政策進行多層次、全方位解讀。
8.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大政務輿情監測力度,建立重要政務輿情處置協調聯動機制。對涉及我辦的重要政務輿情、媒體關切等熱點問題,要求第一時間獲取上報,第一時間研判處置,發布準確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處置結果等。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辦主要負責人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快速反應、及時發聲。
9.更好發揮媒體作用。在出臺重要政策法規,舉辦重要活動、會議時,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政府權威信息。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門戶網站、微博、微信、電視、報刊等媒體發布信息,擴大信息覆蓋范圍,進一步增強影響力。
10.推進門戶網站建設。全面完成門戶網站向統一技術平臺整合遷移,按照集約規范、標準統一、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權責明晰的政府網站管理模式推進網站建設,按照政務公開要求對網站進行改版升級,完善網站安全保障機制,保持在線渠道暢通,保障信息發布及時,內容準確規范。
11.發揮政務微博、微信作用。充分發揮政務微博、微信靈活便捷優勢,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辦事服務工作,進一步增強公開實效,提升服務水平。
12.嚴格落實公文辦理程序。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擬制公文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隨公文一并報批,擬不予公開的,要依法依規說明理由。
13.加強考核和培訓工作。制定業務培訓計劃,探索多種培訓方式,不斷提高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對于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辦上下要站在為總體外交服務和為全市經濟建設服務的高度,充分認識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我辦政務公開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切實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我辦政務公開工作成效。
2.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作用,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貫徹落實政務公開的一系列部署,對我辦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檢查、指導。
3.健全制度機制。為保障信息發布工作的順利開展,強化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工作,適時修改完善相關制度,按照“先審查、后公開,誰審查、誰負責”和“一事一審”的原則,認真做好對擬發布政府信息的審定工作。明確信息發布工作的職責分工,規范工作程序,落實更新的時限要求,不斷提高信息發布質量和信息保障水平。
4.加強培訓考核。建立政務公開工作培訓常態化機制,組織全辦政務公開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在日常工作中隨時提供技術指導,確保信息發布及時、準確、規范。加大對全辦各處政務公開工作督促檢查力度,并于年底對各處政務公開工作進行綜合考核,不斷改進政務公開工作水平。